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育資訊 >正文

家長必讀:以身作則的家長教育孩子更高效

更新:2020年05月12日 21:43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zhàn)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yè)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家長必讀:以身作則的家長教育孩子更高效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家長必讀:以身作則的家長教育孩子更高效

  提到幼兒教育,除了學校,家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父母又是這一環(huán)中極其重要的角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又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什么樣的父母教出什么樣的孩子,而通過孩子這面鏡子,家長又可以看到自身的缺點。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能力不是天生的,也需要在不斷地摸索與學習中成長,所以,家長,請與自家的孩子一起成長。



  案例一


  言傳身教更加有效


  現(xiàn)場回放:最近,小學陸續(xù)開始對外開放了。但由于人數(shù)眾多,家長之間發(fā)生糾紛屢見不鮮。前不久,某小學就發(fā)生了這樣一幕,當天由于當天參觀家長太多,局面一度十分混亂。在排隊進入學校參觀的過程中,兩位家長互不相讓,并指責對方不守規(guī)矩,亂插隊。爭吵還沒結束,兩個人又還推推搡搡動起手,孩子被家長們的舉動嚇得大聲哭起來。


  案例剖析:孩子在家里與父母接觸最多,因此,父母的行為也無時不刻地在影響著孩子的行為。中國人講究言傳身教,言傳身教的意義在于家長并非僅僅只通過語言即能達到教育的目的,還要通過自身的行為成為孩子的榜樣,從而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別以為孩子小,他無時無刻不在模仿,而父母的行為舉止無論對錯都首先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甚至會影響到孩子將來的處世方式及能力。有些家長不管孩子是否在場,一語不合便爭得面紅耳赤;有些家長平日里看書本上教育孩子不要亂扔垃圾,不要亂闖紅燈,結果自己帶孩子外出時就全然忘記這些細節(jié)。很顯然,家長如果自己做不到身教,再多的言傳都是空話。如果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那么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有什么缺點時不妨先在自己身上找找,找到癥結所在,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案例二


  避免粗暴的棍棒教育


  現(xiàn)場回放:有調查顯示,近七成的父母承認打過孩子,并且不止一次。小明的父母就篤信“棍棒教育”。前不久,小明在幼兒園午睡時故意將小朋友的衣服藏起來,這事被老師發(fā)現(xiàn)后告訴了家長。當天,小明回家又挨了一頓打。在小明的父母看來,打是為了讓他記住教訓,并且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案例剖析:心理學家李子勛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不犯錯誤就不正常了,那將是件很可怕的事。然而,犯了錯如何解決,有些父母認為“打”就是解決方式。但有研究表明,童年時生活在什么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下,長大后,會在工作或生活中一一反應出來。童年時期受到父母過多“打”的孩子,心里陰影直至成年后也無法消除。


  兒童情商專家認為,童年時期受到打或體罰越多,成年后越?jīng)]有安全感,不容易信任他人,從而導致無法與工作團隊彼此信任與協(xié)作。而在感情上,沒有安全感的人常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得到異性的愛慕后不能把握與異性相處的度,患得患失,遇到一些小問題容易走極端。內心有時自信自大,有時又陷入自輕自賤,情緒反差非常大。因此,家長在動手打孩子之前不妨多想想,你希望孩子將來性格健全、活潑開朗,還是一個極度自卑又心理承受力極差的人。


  案例三


  與孩子來一場約定


  現(xiàn)場回放:幼兒園大班的家豪最近很不開心,因為媽媽不許他玩游戲,說馬上要上小學了,要培養(yǎng)學習習慣,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不能玩??墒?,家豪發(fā)現(xiàn),爸爸每天晚上要玩游戲到十二點,周末的時候甚至玩到要媽媽叫好幾遍才吃飯。為什么大人能玩,小孩子就不能玩呢。


  案例剖析:家豪的媽媽是個好媽媽,因為她認識到幼兒園到小學這個轉折期的重要性,并希望在學習習慣上提前培養(yǎng)。但嘉豪的媽媽又算不上是真正的好媽媽,因為她這種粗暴的“一刀切”的方式,并沒有真正考慮到孩子的成長。


  幼兒園的孩子天真可愛,他們的世界充滿幻想,玩是這個階段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對他們而言,玩并不是簡單而無聊的事情,相反,世界上先進的教育理念都贊同讓孩子通過玩來感知世界、開發(fā)智力。但是玩需要度,這個度如何掌握成了很多家長困惑的事。但家長粗暴地直接取消孩子玩的權利并不合適,要用平等的眼光對待孩子,在與孩子談心的過程中,征求孩子的意見,拉近與孩子間的距離,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朋友和玩伴,從而讓孩子可以感覺到那種來自父母的關愛。否則,教育又將回歸到簡單粗暴的模式當中。


  案例四


  拒絕要溫和而果斷


  現(xiàn)場回放:雯雯媽近來很苦惱,感覺雯雯的脾氣越來越大,喜歡撒潑。前兩天帶她去公園,非要*氣球,不*就大哭不止,后來雯雯媽只能妥協(xié)。其實,在出門之前媽媽就跟雯雯約定過,去公園只是玩,不*東西,小家伙當時答應好的,可是到了公園又反悔。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這樣了,雯雯媽不知道該怎么辦。


  案例剖析:現(xiàn)代家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不少人認為只要家里條件允許就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并認為這是愛的表現(xiàn)。但其實,對待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自然要滿足,對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也要學會拒絕。


  當然,從本案可以看出,雯雯媽雖然拒絕了雯雯的不合理要求,但收效甚微。表面看來,似乎是雯雯不懂得履行自己的承諾,因為她在出門的時候明明答應過媽媽,可到了公園又反悔。事實上,這樣的情形在生活中非常常見。但這僅僅是孩子沒有責任意識的表現(xiàn)嗎?并非如此,父母如果平時在對孩子承諾的過程中出爾反爾,或者急于達到某種目的胡亂承諾,這種不守信用的行為往往會為孩子的 “耍賴”埋下種子。此外,媽媽輕易妥協(xié)也容易讓孩子有一種誤解,認為只要哭鬧或耍賴就可以達到目的,下次仍然用這樣的手段。因此雯雯媽首先要做的就是信守承諾,包括她對孩子的承諾和孩子對她的承諾。


  心理提醒:


  拒絕一定要溫和而果斷,“反抗”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他在用這個方式認識自己和父母的關系,試探父母的底線。這時首先要轉移孩子的視線或焦點,將孩子帶離現(xiàn)場,事后再同孩子講道理,避免一再妥協(xié)。如果孩子哭鬧不止,最好的辦法是“給他一點表達情緒的時間”,讓他明白“拒絕”是生活中的一種必然存在,這其實也是一種挫折鍛煉。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guī)淼募议L必讀:以身作則的家長教育孩子更高效,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
與“家長必讀:以身作則的家長教育孩子更高效”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lián)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