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guī)砹松虾R捉泴?茖W校排名表 圖書館學的對象和任務是什么?,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
圖書館學相關資料: 圖片
圖書館學(library science)是研究圖書館的發(fā)生發(fā)展、組織管理,以及圖書館工作規(guī)律的科學。其目的是總結圖書館工作和圖書館事業(yè)的實踐經驗,建立科學的圖書館學的理論體系,以推動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圖書館在人類社會進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圖書館學是一門正在發(fā)展中的科學?,F(xiàn)代圖書館學融入了多種屬性的科學內容。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人類對信息、文獻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強,圖書館學的研究和應用的前景將更加廣闊。圖書館學的萌芽時期人們將圖書館學作為一門科學去獨立研究是從近代開始的。由于圖書館學是在圖書館工作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當圖書館學自立于近代科學之林以前,歷史上已有關于文獻收集、整理、存儲和利用方面的經驗和知識,為圖書館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古代至中世紀 無論中外,圖書館學的知識都是在文獻整理,尤其是在文獻編目的基礎上首先積累起來的。
前述古巴比倫王國的寺廟廢墟附近所收藏的大批泥板文獻是按主題排列的,亞述巴尼拔皇宮圖書館的泥板文獻上也刻有主題的標記,其目錄被刻在收藏室的門旁和墻壁纖運上。這可視為是在一種明確思想指導下的文獻編目的起源。公元前三世紀,亞歷山大圖書館第三任館長卡利馬科斯,編成了該館的名為《皮納克斯》的解題目錄,這說明當時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著錄方法。公元529年,圣·本尼狄克特在羅馬附近建立修道院并為其制定法規(guī)時,把讀書當成使人信教修行的一種手段。同時代的卡西奧多魯斯在自撰的《宗教文獻和世俗文獻指南》中編了一份解題書目,這份目錄在后來若干世紀一直被作為修道院圖書館的藏書標準,他是第一個強調世俗文獻對基督教的重要性的人。中世紀后期,出現(xiàn)了一批私人藏書家撰寫的著作。英國著名藏書家伯里1344年完稿的《愛書》,企圖扭轉當時僧院學術衰退的局面,從多方面提出建設圖書館的建議。15世紀意大利藏書家費德里鋒蔽戈對圖書館館長應具備的各方面素質也發(fā)表了精辟的意見。
歐洲文藝復興至18世紀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人文主義者抱著前所未有的熱情和崇敬的心情,廣泛搜集圖書和歌頌圖書館的價值。被稱為意大利“文藝復興之父”的波特拉克就是這方面的代表。當西方歷史從中世紀進入近代之際,圖書館學的理論與方法結束了零星的不系統(tǒng)的狀況,為近代圖書館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這是西方圖書館學孕育時期的重要階段,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法國的諾德、英國的杜里和德國的萊布尼茨等人。諾德于1627年撰寫的《關于圖書館建設的意見》一書,被譽為第一部具有理論意義的毀基梁圖書館學著作,他的圖書館學思想的核心是:圖書館不應該專為特權階級服務,必須向一切研究人員開放。他設想了一個完美的科學研究圖書館的雛形,其中的某些論點,至今尚富有啟迪意義。曾任英國皇家圖書館館長的杜里,1650年撰著的《新式圖書館的管理者》一書,揭示了圖書館在讀者與藏書之間所起的“中間人”的作用。德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茨是近代圖書館學的先驅,在他的大量建議中包含著許許多多關于圖書館學的理論,其精辟和深刻為后世所稱贊。中國古代圖書館學概述 中國古代不僅創(chuàng)造了較為完整系統(tǒng)的圖書館管理制度,也相應地出現(xiàn)了許多獨具中國特色的圖書館學思想。
據考古發(fā)現(xiàn),殷墟甲骨的入藏、排列都有一定的次序和方法?!吨芏Y》一書記載有周人分官守書的情況。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給《易經》一書和《尚書》、《詩經》中的各篇做了必要的說明,這就是后世所稱的大序和小序,它們?yōu)榫幠抗ぷ髦刑嵋陌l(fā)展奠定了基礎。西漢劉向、劉歆父子的校書編目工作,建立了中國封建時代圖書館工作的一個基本模式。《七略》作為一部系統(tǒng)目錄,開創(chuàng)了一個典籍以六經為首,諸子以儒家為尊的分類體系。自漢“六分”,晉“四部”,幾經變化,到了唐代確定為“經史子集”四類,成為后世圖書分類體系的主流。從隋唐開始,關于藏書聚散的情況和原因已經引起關注。隋秘書監(jiān)牛弘撰寫《請開獻書之路表》,此后,“開獻書之路”成為 *** 圖書館從民間征集圖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該表還第一次總結了春秋以來圖書館史上的“五厄”及其發(fā)生的原因。
宋代是中國古代圖書館學思想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一大批學者開展了這方面的學術活動。南宋的程俱、鄭樵和金代的孔天監(jiān)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程俱在南宋首任秘書少監(jiān)時,將北宋時期國家圖書館的沿革、職能、人員,藏書的征集、整理、典藏和利用等基本工作,總結成《麟臺故事》一書,進呈朝廷。這是現(xiàn)存最早的有關國家圖書館事業(yè)的資料。鄭樵在其《通志》的《藝文略》、《校讎略》和《圖譜略》等幾部分中系統(tǒng)地提出了以藏書整理為核心、以流通利用為目的的思想。他還根據前人和自己的經驗,提出搜集圖書的八種方法。金代的孔天監(jiān),在其《藏書記》中記述了建立公共藏書樓的創(chuàng)舉,反映了公開藏書的思想。圖書館學的產生、確立和發(fā)展圖書館學的產生和確立時期 作為一門近代科學的圖書館學產生于19世紀初,確立于19世紀80年代。
1807年,德國的施雷廷格提出了“圖書館學”這個專門名詞;1808~1829年,他出版了《圖書館學綜合性試用教科書》,在圖書館學史上第一次全面地探討了圖書館目錄的編制原理。他還非常重視對圖書館員進行專門教育,認為圖書館管理是一門專門的、獨特的學科。此后,圍繞著這門近代新學科的理論研究和學術探討持續(xù)不斷,代表人物有德國的艾伯特、丹麥的莫爾貝希、英國的帕尼齊和愛德華茲等。帕尼齊曾任不列顛博物院圖書館館長,對圖書館藏書建設、經費籌措、人員待遇、館舍建筑、目錄組織和閱覽服務等方面部進行了改革。他與同事制訂的91條著錄規(guī)則,即《不列顛博物院圖書編目條例》于1841年出版,長期以來成為歐美一些國家圖書館的編目規(guī)范。愛德華茲1859年出版《圖書館回顧》一書,敘述了中世紀以前和19世紀各國圖書館概況,討論了各項業(yè)務工作的組織管理問題。該書不僅對19世紀圖書館的建設以及圖書館人員的修養(yǎng)起到了廣泛的指導作用,而且一直影響到當今的西方圖書館界。1886年,齊亞茨科在德國哥廷根大學開設了歷史上最早的圖書館學課程,次年美國杜威創(chuàng)設了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管理學院,這些都標志著圖書館學這門科學正式地得到教育界、科學界的承認,從而真正確立起來。
圖書館學的發(fā)展時期 19世紀下半葉,圖書館學在美國得到巨大發(fā)展,涌現(xiàn)出一批卓越的圖書館學家,卡特和杜威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杜威是圖書館事業(yè)的組織者、圖書館學教育家和理論家。他編制了《杜威十進分類法》,熱心倡導圖書館用品設備標準化、在版編目、流動書車以及儲存圖書館等等,對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20世紀20~30年代,是世界圖書館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時期。1931年,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出版《圖書館學五定律》,探討了圖書館工作的基本規(guī)律,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1933年他出版的《冒號分類法》,與其說是分類法上的技術成就,不如說是一項分類理論上的卓越建樹。在世界范圍內圖書館學研究不斷發(fā)展的同時,各國的圖書館學學術組織和教育事業(yè)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于1876年成立,歐洲和其他地區(qū)的國家也相應地建立了圖書館學學術團體。
20世紀以來,國際文獻聯(lián)合會、國際圖書館協(xié)會和機構聯(lián)合會等國際性的組織,對圖書館學研究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世界各國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初具規(guī)模,為圖書館事業(yè)培養(yǎng)了大量的專業(yè)人才,也加強了理論研究的隊伍。正當圖書館學理論研究更加系統(tǒng)和更加深入的時候,與圖書館學極為密切的文獻學和情報學發(fā)展起來了。但文獻學和情報學的范圍,至今尚不十分穩(wěn)定,它們與圖書館學的內容多有交叉,各種概念互相滲透,這就意味著圖書館學的發(fā)展,從此進入了與文獻學、情報學攜手共進的新時代。中國圖書館學的形成和發(fā)展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隨著“西學東漸”的潮流,西方圖書館學思想也傳入中國,并與中國圖書館學傳統(tǒng)內容相結合,使中國圖書館學開始向近代新領域過渡。辛亥革命以后,一批圖書館學者的理論論著與實踐對中國圖書館學的建設作出了貢獻。1925年,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成立,次年創(chuàng)辦了《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會報》和《圖書館學季刊》,掀起了新圖書館運動。在圖書館學專業(yè)教育方面,1920年武昌文華大學創(chuàng)辦了圖書科(后改為武昌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1925年上海中國國民大學設立了圖書館學系,1927年南京金陵大學設立了圖書館學系,1947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開設了圖書館學課程,成立了圖書館學專科。
這些都對中國圖書館學的發(fā)展起了促進作用。西方圖書館學關于圖書分類編目的技術知識,也在20世紀初被介紹到中國。中國陸續(xù)出現(xiàn)了一批圖書分類法專著。1917年胡慶生和沈祖榮編制出版的《仿杜威書目十類法》為中國近代第一部圖書分類法。20世紀50年代中期,圖書館學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逐漸開展起來,以1956年在南京舉行的首次圖書館學討論會為開端,掀起了圖書館學理論研究的熱潮。學術界對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學科體系、圖書館事業(yè)組織原理等都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討論。如果說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西方圖書館學開始引入中國,那么從70年代后期開始,中國圖書館學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相當?shù)囊?guī)模;中西圖書館學理論研究相互融合,共同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格局。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近二百年來,關于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探討,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和發(fā)展的過程。
1808年,施雷廷格將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概括為藏書的整理,其內容是圖書的配備和目錄的編制。當時,圖書館主要業(yè)務工作是整理圖書,他的學術觀點自然離不開對自身工作經驗的理論概括。這種以圖書館技術操作、工作方法為研究核心的觀點,后來有了新的發(fā)展,艾伯特、莫爾貝希、愛德華茲等對藏書建設、分類編目、典藏保護和讀者服務等在理論與方法上都進行了比較完整的經驗總結,并用圖書館管理的概念加以涵蓋。以圖書館管理為研究對象的集大成者是杜威。他于1887年創(chuàng)辦的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管理學院, 其教學體系的核心是探求圖書館管理的“實際的效用和經營”。他的這一觀點受到普遍重視,并具有廣泛的影響。進入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巴特勒和后來的謝拉等人,認為圖書館的管理和技術方法問題,不應成為圖書館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圖書館學應研究其理論基礎和科學原理以建立圖書館哲學,從而揭示圖書館的本質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20世紀80年代,人們又對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進行了科學的揭示,產生了許多新的觀點,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情報交流”、“文獻交流”和“知識交流”。
情報和知識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它們借助于文獻得以廣泛傳播;作為交流工具的文獻,其內容蘊藏著情報和知識,圖書館利用文獻為社會服務,實際上也就是進行著廣泛的情報交流和知識交流。圖書館學的學科體系以其主體理論為基礎構架,將各分支學科及相關學科與主體部分相互聯(lián)結,從而形成了一個有助于加強圖書館理論整體功能的學科系統(tǒng)。圖書館學的體系和分支學科當代圖書館學的主體部分是由理論圖書館學、實用圖書館學和專門圖書館學組成的,這三大門類下又有許多不同的分支學科。理論圖書館學是研究圖書館學一般原理的學科,它為整個圖書館學提供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描述整個圖書館發(fā)展的概貌,對圖書館學的其他組成部分和相關部分起著指導作用。理論圖書館學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領域,從歷史的和現(xiàn)實的研究成果看,它又有以下幾個分支學科。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 基礎理論研究主要探索圖書館學的定義、研究對象和內容,圖書館學的理論基礎、體系和結構,圖書館學的分支學科與相關科學,圖書館學方法論以及圖書館的性質、社會職能和作用,圖書館與社會進步等內容。圖書館建設研究 包括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律經驗教訓、組織原理、體制及圖書館網的類型和建立原則、圖書館立法、圖書館員培養(yǎng)、圖書館學學術研究的組織工作、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研究等等。宏觀圖書館學是對圖書館學研究對象進行宏觀探索、逐漸形成的分支學科。
它研究圖書館與社會的關系、與文獻信息系統(tǒng)的關系以及圖書館事業(yè)中的同族關系(包括圖書館之間的關系)等等。比較圖書館學是運用比較的研究方法對不同國別、地區(q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圖書館問題進行的研究。通過比較,確定它們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分析原因,作出解釋,并從中得出能夠揭示客觀規(guī)律的結論。實用圖書館學是在理論圖書館學所提供的基本理論的指導下,研究圖書館具體工作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而形成的一大門類,包括圖書館工作規(guī)律、圖書館管理、圖書館現(xiàn)代化等實際工作領域。圖書館管理學是圖書館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圖書館管理活動及其客觀規(guī)律,包括圖書館管理的原則、功能、方法,各項工作的管理理論與方法,圖書館領導人員配備、機構設置、工作組織、工作計劃、崗位職責、工作定額、工作統(tǒng)計、建筑設備、效益評估等等。館藏建設和文獻資源建設研究 研究圖書館對文獻的收集和貯存等方面的問題。20世紀50年代多將藏書建設等同于藏書補充;70年代,研究范圍擴大到從藏書補充到藏書組織的整個過程;80年代,人們對文獻資源的審視角度放在全社會范圍內,對藏書建設的研究擴展到研究文獻資源建設。館藏建設和文獻資源建設研究這一分支學科,主要探討為符合圖書館任務和讀者要求,系統(tǒng)地建立、發(fā)展、規(guī)劃、組織館藏體系以及文獻保存、保護的理論與方法,進而研究系統(tǒng)、地區(qū)、全國文獻資源的布局和文獻資源的共享等。
文獻分類與主題標引研究 文獻分類是文獻整理的重要方面。對文獻分類的原理、規(guī)律和科學方法以及分類表編制的研究有悠久歷史并逐漸發(fā)展成為圖書館學中一門重要的分支學科— 。主題法是文獻標引和檢索方法適應現(xiàn)代文獻發(fā)展而產生的主題檢索語言,主題標引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字順檢索語言的原理以及主題詞表的編制和利用方法等。70年代末,中國學者從情報檢索角度對分類法和主題法以及代碼檢索語言、自然檢索語言等進行綜合比較研究,探索它們影響情報檢索效率的規(guī)律和提高檢索效率的途徑,并以此建立情報語言學這一新的分支學科。文獻編目學 是研究文獻著錄和目錄組織工作的規(guī)律和方法的實用學科。由于文獻編目是圖書館進行文獻整理的一項主
"國學大師",更是一個很有分量的稱譽,是一頂很耀眼的桂冠,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佩戴的。那你知道我國當代的國學大師有哪些?以下是我整理的當代十大國學大師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目錄
當代十大國學大師
國學大師評判標準
"國學大師"名稱
NO.1 王國維
上榜理由:詞學泰斗,戲曲學先鋒,近代考古學的帶頭人,在多方面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且對后世具有深遠影響,多種著述成為學界必讀經典,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代表作:《人間詞話》、《人間詞》、《宋元戲曲史》、《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觀堂集林》,多收入《王國維遺書》。集外旅日所作筆札,收入《王國維學術 隨筆 》一書。
弟子:顧頡剛,趙萬里,姜亮夫等
NO.2 梁啟超
上榜理由:近代新史學的開創(chuàng)者,長期活躍政壇,是對近代政治有深遠影響的風云人物。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宗教等領域都廣有建樹。
代表作:《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清代學術概論》、 《佛學研究十八篇》 ,多收入《飲冰室全集》。
弟子:徐自摩,蔡鍔,胡適,謝國楨等
NO.3 章太炎
上榜理由:近現(xiàn)代樸學大師,小學大師,經學大師,史學大師,晚年潛心研究佛學,旅日期間曾苦學梵文,更以佛學解注老莊,對后世具有深遠影響。其在小學一面,長于訓詁,獨步古今,后之學人唯有黃侃一人堪與匹敵。經學方面,幼畢四書五經,出口能誦;諸子百家,信手拈來。尤其對唐以前古籍頗為精通,可謂了如指掌,為學界所畏服。
代表作:《新方言》、《春秋左傳讀》、《訄書》、《檢論》、《國故論衡》、《齊物論釋》、《菿漢微言》、 《國學講演錄》》 等。
弟子:馬裕藻、沈兼士、錢玄同、黃侃,魯迅,朱季海等。
NO.4 陳寅恪
上榜理由:近代史學大師,尤精于唐史的研究,為史學界公認的泰斗,其父為近代著名學人陳三立,人稱陳散原的便是,有《散原精舍詩》傳世。陳寅恪通曉多種語言,除英、法、德、意、拉、西班牙語以外,尤精于梵文、藏語、突厥語、西夏語、契丹語,同時他還精曉小此桐亞細亞等多種業(yè)已消失的小語種。據曹聚仁統(tǒng)計( 《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 ),其所曉語言約有18種之多,堪為語言界奇跡,為世人嘆服。
代表作:《元白詩箋證稿》、《柳如是別傳》、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金明館叢稿初編》、 《金明館叢稿二編》 、《隋唐政治史述論稿》等。
弟子:蔣天樞,劉節(jié),季羨林等
NO.5 黃侃
上榜理由:其在經學、文學、哲學等各個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尤其在傳統(tǒng)“小學”的音韻、文字、訓詁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人稱他與章太炎、劉師培并為“國學大師”,稱他與章太炎為“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tǒng)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后人”。更令世人驚嘆的是其在生前并未出版過任何著作,其曾有一句經典 名言 :“五十之前不著書”。這句話在半個世紀后還在武大校園內廣為流傳,成為其治學嚴謹?shù)淖C明。在其生前,章太炎先生曾多次勸他著書立說,但其終不為所動。其雖未出版任何著作,卻成為海內為公認的國學大師。
代表作: 《文心雕龍札記》 ,《反切解釋》,《日知錄校記》,《集韻聲類表》,《黃侃論學雜著》, 《說文箋識四種》, 《字正初編》, 《黃季剛先生遺書》 , 《文選黃氏學》(注:為后人整理編訂)
弟子:徐復,潘重規(guī),潘錦等
NO.6 劉師培
上榜理由:其為清末民初的風云人物,既在政治舞臺上有令人矚目的表演,從革命黨人、無*主義者到清廷幕僚、籌安會“六君子”之一,又在學術舞臺上連創(chuàng)佳績,甚至與章太炎齊名,并稱“二叔”(章太炎字枚叔,劉師培字申叔)。其為橫跨政、學兩界的聲名顯赫的人物,其在學術上所做影響最為深遠和取得成就最大的事情,是有關“中國文學”、“文學史”課程的講授與《中國古文學史講義》的出版上,他使《文選》派在文派之爭中獲得勝利,并在啟滲文學史的教學與研究方面奠定垂之后世的“典范”。
主要著作:《中國民約精義》,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 ,《黃帝紀年論》,《漢宋學術異同論》等。
弟子:黃侃,陳中凡,郝立權等
NO.7 王力
上榜理由:其一直從事語言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發(fā)展中國語言科學、培養(yǎng)語言學專門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在1936年發(fā)表了《中國文法學初探》一文,對中國語法學悄扒脊界自《馬氏文通》以來因襲英語語法研究的狀況提出批評,同時對漢語語法的特點和研究 方法 做了初步探討。1937年發(fā)表的《中國文法中的系詞》,指出系詞在古代漢語里不是必要的,漢語的 句子 也不一定都要有動詞,這揭示了漢語不同于印歐語言的一個突出特點。他的 《中國現(xiàn)代語法》 (1943)、《中國語法理論》(1944)以及 《中國語法綱要》 (1946)等著作,以《紅樓夢》為主要研究對象,建立了自己的漢語語法體系。另外,其在音韻學方面也成就頗高,他的《漢語詩律學》對中國古代詩詞的格律和語言特點作了精到的研究,對中國音韻學的研究和發(fā)展做出突出的貢獻。
主要著作:《古代漢語》,《詩詞格律》,《語法和語法教學》,《廣州話淺說》,《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 《詩詞格律概要》 ,《楚辭韻讀》,《詩經韻讀》,《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漢語詩律學》,《漢語音韻》, 《龍蟲并雕齋詩集》 ,《漢語詩律學》, 《詩詞格律十講》 ,《中國音韻學》,《王力詩論》,《中國語文講話》,《中國現(xiàn)代語法》,《中國語法理論》等。
NO.8 季羨林
上榜理由:其為當代著名語言學家, 散文 家,東方 文化 研究專家,其博古通今,被稱為“學界泰斗”。其學術研究范圍涉及印度古代語言,特別是佛教梵文,堪為世界上少數(shù)幾位能精通佛教梵文的大師,吐火羅文,印度古代文學,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史,中亞佛教史,唐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中西文化差異和共性,美學和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德國及西方文學,比較文學及民間文學,散文及雜文創(chuàng)作等領域。并在這些領域取得了卓有建樹的成績。06年其成為首位獲得“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的學者,同時在這一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主要著作: 《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 (論文集)1957,人民 教育 ;《<羅摩衍那>初探》(理論)1979,外國文學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羨林選集》(散文集)198O,香港文學研究社 ;《朗潤集》(散文集)1981,上海文藝 ;《季羨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學出版社
NO.9 徐復
上榜理由:其1929年就讀于金陵大學,師從黃侃攻文字、音韻、訓詁。1935年入金陵大學國學研究班后轉至章太炎門下求學。曾任教于國立邊疆??茖W校、金陵大學、南京師范學院、南京師范大學等校。歷任副教授、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古文獻整理研究所名譽所長、《辭海》編委、《辭?!氛Z詞學科分科主編之一、《漢語大詞典》副主編之一、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訓詁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顧問、江蘇省語言學會會長、《傳世藏書》主編等。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訓詁學、??睂W、蒙藏語文研究、詞語研究、語源學研究及方言研究方面。在蒙藏語文與漢語對勘方面,著有《“歹”字源出藏文說》(《東方雜志》、《閼氏讀音考》(《東方雜志》、《守溫字母與藏文字母之淵源》、《“歹”字形聲義及其*年代》等。在訓詁學方面,他用力最勤,著述頗豐,代表作有《從語言上推測〈孔雀東南飛〉一詩的寫定年代》、《韓昌黎詩拾詁》等。
代表作品:《徐復語言文字學論稿》,《廣雅詁林》, 《說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 等。
NO.10 錢鐘書
上榜理由:自幼天資過人,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其在清華讀書期間,橫掃清華圖書館;留英期間又在牛津大學圖書館泡了幾年。后又隨妻子楊絳留法一年,飽覽巴黎大學圖書館藏書,讀書之多,古今中外罕有能比。為學淵博精深,冶古今于一爐,融中外為一家。精通英、法、德、意、拉、西班牙語,中英文造詣之高,無出其右。著《管錐編》四冊,一百三十余萬言,以典雅的文言寫成,并對《毛詩正義》、《老子王弼注》、《史記會注考證》、《太平廣記》等十部典籍,作了詳細的考釋、批注與闡發(fā),引用了古今中外4000位作家的13000多部著作,涉及經史子集,修辭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種學科。 讀書筆記 多達90000余頁,多種語種,數(shù)千萬字。
代表作:《圍城》、《*鬼》、《錢鐘書散文》、《宋詩選注》、《談藝錄》、《管錐編》、《宋詩記事補遺》、《容安館筆札》等。
弟子:欒貴明等
<<<
"大師"
所謂"大師"者,系指人們對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者的尊稱。凡稱得上"大師"者,其學問理應在同行、同專業(yè)中當屬于出類拔萃者。
另外,"大師"之所以為"大師",還不能光看學問,光看作品,還要看道德即人品、文品,看文品與人品是否統(tǒng)一,即是否屬于融人品與文品于一體的"道德 文章 "者流。正如湯一介教授所說:"學問不錯,人格又高尚,才可稱為大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因此,"大師"理應是學問和品德方面之典范。
假如學富五車,學問做得很大,文章寫得呱呱叫,但人品卻很差,尤其是文品與人品脫節(jié),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在講堂上、著作中說的、寫的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士可殺而不可辱",可一到外敵入侵,就*國投敵,充當漢奸,"富貴淫其心,貧賤移其志,威武屈其節(jié)";或面對強權則一味卑躬屈膝,附炎趨勢,"學風隨著政治風標轉",充當"不管什么時候都吃香"的"吹鼓手";或"滿口仁義道德",而行動上則男盜女娼;或口里老是叨念"淡泊名利",而實則爭名于朝、奪利于市,沽名釣譽、治學不嚴、投機取巧、差錯百出,卻又師心自用,聽不得批評意見,甚至"拒絕一切批評"等等。那么,像這樣缺乏中華學人之良心、良知的"缺德"學人,也是斷斷不配當"大師"的!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大師"之所以堪稱"大師"者,不僅僅在于其學問之淵博和建樹之卓著,更在于其虛懷若谷的胸襟,虛一恬靜的心懷,尤其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有道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子·逍遙游》)。真正的"大師",從來對此稱謂默然視之,更不師心自用。張岱年先生2003初在回答《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坦誠地說:"有人說我是'國學大師',實際上我只是研究國學的一部分,主要是哲學思想,而文學、史學我研究得并不多,中國古代的科學就研究得更少",就昭示出這樣的大師風范。還有著名的書齋型學者蔣孔陽先生,也是當今融高尚人品與文品為一體的"道德文章"之典范。他為人一向淡泊恬靜,寬容大度,但在學問上卻一直"不懈追求",卻又恪守"為學不爭一家勝,著述但求百家鳴"的治學態(tài)度。他說:"知識分子應以專業(yè)為社會服務。學者應當以學術為社會服務,不是用講話,也不是用賺錢,而是用思想用知識和學問。"當有人問他:"你拼死拼活地干,又能有什么好處?"時,他淡然回答:"做學問,本來是出于 愛好 ,出于對真理的追求,出于想對社會有一點貢獻,而不在于自己有什么好處。如果要講好處,自然用不著走學問這一條道路了。"他一生在美學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卻虛懷若谷,坦言:"人生在發(fā)展,事物在變化,學問也應當不斷地發(fā)展和變化。我們不要以為自己已經到了'頂點',靈珠在握,天下都得聽我的了。浮士德與魔鬼訂約,要永遠不滿足,一旦滿足了,他的靈魂就得歸魔鬼所有。我想,我們做學問,也應當有永不滿足的精神。一旦我們了不起了,滿足了,我們的靈魂也將為魔鬼所攫去。"(玉圣:《蔣孔陽:沒在創(chuàng)造中》,《中華讀書報》1998年11月4日)
張岱年和蔣孔陽先生,至少作為中國哲學和美學方面的"大師",是當之無愧的!
還有季羨林先生,在《病榻雜記》(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中,第一次廓清了他對于世人"加"在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這三頂桂冠的看法,特"昭告天下",請予摘掉。并稱"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則更昭示了其不同凡響的大師之德!
<<<
"國學大師",更是一個很有分量的稱譽,是一頂很耀眼的桂冠,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佩戴的。如今人們所稱道的諸多"國學大師",實際上頂多只是史學家、哲學史家等而已。這是僅僅就其學問而言。至于就"師德"而言,不少人距"國學大師"就更遠了。
到底該怎么界定"國學大師"呢?
凡稱得上"國學大師"者,其學問自然理應在"國學"研究之范圍內,屬于出類拔萃者。而我們的"國學",則是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等等在內的,蘊含極為豐富的稱謂,所以,凡稱得上"國學大師"者的著作,也理應體現(xiàn)豐富的內容,即使按照西方學科的劃分而言,也應是多面手, 百科 全書型的學者,既有卓有建樹的學術著作,也有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等等。
"國學"即便作為中國學術文化的簡稱,其蘊含極其豐富,單是在先秦,就有"百家"之說。在對于先秦"百家"的理解上,雖然歷來眾說紛紜,但至少包括陰陽、道、儒、法、墨、名、雜、小說,詩賦、縱橫、兵、農、醫(yī)、算、天文、地理、水利、堪輿、數(shù)術、紡織、建筑、制陶、冶煉和交通等等諸家學說。
而在秦漢以后,經過"國學"所固有的"貫通古今,融匯內外,綜合創(chuàng)新"基本規(guī)律的作用,又涌現(xiàn)出許多新的學派和學說,那么,作為"國學大師",理應是對國學所蘊含的各家各派的學說都比較精通,并富有"很深的造詣"者;即使打個折扣,也理應是對其中多半以上的學說富有"很深的造詣"者。
從前面引述的張岱年先生"有人說我是'國學大師',中國古代的科學就研究得更少"之簡要回答中,可以窺知他對"國學大師"的見解:即至少要涉及哲學、文學、史學和古代科學等幾個領域,并有突出的建樹。中國古代的科學成就是舉世公認的,張岱年先生雖然在這里沒有具體談及其具體內涵,但像天文、歷算、農學、醫(yī)學和養(yǎng)生學等等,至少包括在其中,可這些幾乎都被長期排斥在"國學"家們的視野之外。
張岱年先生實際上提示了"國學大師"的最起碼的標準,即單從學問方面而言的標準,可是,看看某些著名學府所開列的那一串串的"國學大師"名單,看看網上列出的一大堆"國學大師"名單,有幾人合乎這個最起碼的"國學大師"標準呢?
況且,"國學大師"還必須具備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從學問和品德即文品與人品相融合為一的標準看,"國學大師"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堪配的!
<<<
當代公認的十大國學大師是誰相關文章:
★ 當代公認的十大國學大師是誰
★ 當代公認的十大國學大師是誰
★ 中國近代國學大師排行前10名
★ 當代國學大師排名
★ 當代最有名的國學大師
★ 當代健在的國學大師是誰
★ 當代國學大師
★ 當代國學大師有哪些
★ 中國近代國學大師排行榜
★ 民國最權威的“十大國學大師”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1fc3c5445c1ba79cfc8b2d8178c3c5d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上海易經??茖W校排名表 圖書館學的對象和任務是什么?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現(xiàn)在的家長壓力普遍很大,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輔導機構。為此,有家長呼吁:要全面禁止課
2021年08月03日 11:56課外報班,每個家長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數(shù)學不行,是不是得補補???”又或是“別的孩子都報輔導
2019年11月11日 22:18課外輔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課外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組織化的校外活動形式。特別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說,校外培訓機構是校內教育的完善和補充,然而也造成學生更多的學習壓力和家長們的經濟負擔。社會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實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問題,家長由于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經驗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時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訓行業(yè),在我的認知里是從2010年1月29日開始的。那時我剛剛進入新東方天津學校。面試、試講、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高考考生們夢想成真的瞬間。同樣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島國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經歷一次小升初,我還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沒我啥事。小升初讓我明白,家長需要經歷的最嚴峻的義務可能來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對一些數(shù)學法則總是張冠李戴很是讓人頭疼,總是感覺是因為太調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語"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前段時間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yōu)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全國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健康醫(yī)學院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yī)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科技大學全國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時間:2024年06月20日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