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和規(guī)范使用高校人才稱號意見發(fā)布 不將人才稱號和數(shù)量作為評價直接依據(jù)
央視網(wǎng)消息:教育部近日印發(fā)《關于正確認識和規(guī)范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人才評價是影響人才發(fā)展的指揮棒,《意見》提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健全以創(chuàng)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
在教學評估和學科評估方面,《意見》提出要堅持對師資隊伍質量進行綜合評價,不將人才稱號和數(shù)量作為評價的直接依據(jù),減少評價結果與學術資源配置直接掛鉤。在人才評價、職稱評聘方面,提出要把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放在首位,突出教育教學成效,強調科學設置評價指標和考核周期,優(yōu)化評價標準和方式,合理運用綜合評價、分類評價、代表性成果評價、同行評價等方式科學開展評價。在各類學科基地評估、學位點申報、項目評審、評獎評優(yōu)方面,《意見》提出要建立與其特點相適應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得將是否獲得人才稱號或人才稱號獲得者數(shù)量作為限制性條件或評價的重要內容,有關申報書中不設置填寫人才稱號相關欄目。
在人才激勵方面,《意見》提出高校要堅持以崗定薪、按勞取酬、優(yōu)勞優(yōu)酬原則,不將人才稱號與薪酬待遇等物質利益簡單掛鉤。對高層次人才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實行年薪制、協(xié)議工資制、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探索建立當期和長期相結合的支付方式,建立人才薪酬待遇與其履職年限、長期貢獻相匹配的機制,引導高層次人才長期穩(wěn)定服務。同時,強調要統(tǒng)籌好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的收入分配水平,切實解決有無“帽子”人才收入差距過大、外引內培人才待遇不平衡等問題。
《意見》還要求,凈化人才稱號使用外部環(huán)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不得以獲得人才稱號作為宣傳重點,不發(fā)布關于人才稱號的各類名單、統(tǒng)計、排行,不引用和宣傳其他機構以人才稱號為主要指標撰寫的報告、編制的排行。不得將科研項目(基地、平臺)負責人、項目評審專家、高被引論文作者、學術組織負責人等作為人才稱號加以使用、宣傳。
相關推薦:
高考新聞資訊匯總
教育部高職招生占普通本???2.9% 職校超七成學生來自農(nóng)村
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yōu)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2020年瀘州高考志愿填報時間,瀘州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德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德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綿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綿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廣元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廣元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遂寧高考志愿填報時間,遂寧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